投资要滚动接续、扩量提质,消费要激发潜能、扩容增效,政策要抢前争先、扩围加力,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4月20日,武商梦时代超级生活馆的“出口商品拓内销”专区,榨汁机、毛毯、服装等外贸优品吸引着顾客的目光。为应对关税政策挑战,武商集团在国内商贸企业中率先开通内销“直通车”,帮助消费品出口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4月17日,市民在武商梦时代超级生活馆“出口商品拓内销”专区挑选商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京东平台同样开设了外贸优品专区,京东正积极筹备对湖北外贸商家的专业培训,通过加大补贴及各类资源支持,帮助湖北外贸商家快速拓展国内市场。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继亮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依旧充满不确定性,当外贸进一步承压,就需要扩消费、扩投资,通过加速消费、投资“两驾马车”驱动经济增长。
4月17日举行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湖北发布今年首批面向民间资本的229个投资项目清单,计划总投资2934.7亿元,拟吸引民间资本916.7亿元。这些项目既为民营经济打开发展空间,也为湖北扩展投资增添后劲。
“二季度,我省将在供需两端协同与改革创新攻坚上双向发力,持续扩大投资消费。”省发改委介绍。
据介绍,湖北将更加科学精准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积极优化大PG电子推荐游戏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等消费供给。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一场场扩消费战役将持续打响。“武汉名优消费品展示中心”汽车展厅将集中展示猛士、小鹏、风神等汉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升温”。
省发改委表示,将密切关注面向民间资本投资项目的沟通对接、签约合作、开工建设全过程,对达成合作的项目,将积极支持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等政府投资支持。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向高而攀、产业发展向新图强、供应链结网成群,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经济结构转型应对外部环境调整。
“时空智能技术与低空经济已经呈现出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格局。”4月19日,武汉理工大学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付诚结合北斗系统在低空导航、精准定位、安全监管等领域的应用,深入分析市场前景。
4月10日,在武汉市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的上空,大型应急消防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进行灭火演示和双机编队飞行表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湖北迎风而起。春耕、载人、送货、医疗救援,目之所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千米之下穿梭,抢滩这万亿蓝海。
去年10月,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揭牌成立,业内200多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携手突围。今年3月,武汉市未来低空经济研究院正式揭牌,目前聚集了理事单位27家,智库专家50余名。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说,低空经济是新时代产业变革的“黄金赛道”,更是高校回应国家战略的“必答题”。武汉理工大学将积极融合学校在材料、交通等优势学科力量,搭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平台,为促进国家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低空遥感技术正在赋能低空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副院长唐炉亮介绍,遥感技术正在低空目标监测、环境感知、应急救援等场景中创新应用,并提出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路径。
4月10日,武汉首个低空生态中心在汉阳开建,目标是打造百亿级低空产业集群。
湖北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扣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主线,重点推进四大任务:加快科技支点建设,推动中部高新区G100联盟落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围绕“51020”产业集群启动一批科技项目;进一步打通成果转化堵点,出台高校成果转化专项政策;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举办医工交叉创新大赛,扩大科技金融惠企覆盖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灵活应对打破关税壁垒、市场壁垒、绿色壁垒,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闯出一条开放发展新路子。
“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打好‘出海’团战。”4月19日,湖北省“走出去”企业战略合作联盟年会上,中铁十一局与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借央企抗风险能力和地方企业技术优势,抱团“出海”,开拓新兴市场。
4月19日,湖北省“走出去”企业战略合作联盟年会在武汉召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通讯员 沈商轩 摄)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政府部门积极采取行动,为鄂企构建起稳固的“抗压缓冲带”。4月12日起,省商务厅在全省开展受影响外贸企业专项走访帮扶活动,聚焦受影响外贸企业面临的订单缩减、成本上升、物流受阻等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分类施策、资源对接、出台政策等方式,帮助企业稳定市场、畅通渠道、优化结构。
4月26日至5月4日,我省即将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暨“乐购湖北”消费季活动,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以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托举更多外贸优品开拓内销新路。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小红表示,全省商务系统将聚力突围攻坚,多措并举稳固外贸增势。建立出口转内销意愿企业清单,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内销渠道;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升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开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运营绩效,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全力做大花湖机场贸易规模,建设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一站式服务企业开拓市场、降本增效。
4月15日至19日在广州举办的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535家鄂企亮相,数量实现新突破,彰显出湖北外贸的超强韧性与活力。
骆驼集团国际事业部区域经理郭锦光感受深刻:大部分客户提前半天抵达,他一上午接待50多名客户,其中许多都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紧密联系,骆驼集团瞄准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与客户开展深入对接交流。
龙小红表示,将实施“2025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用好广交会等展会平台,抓紧开拓欧洲、中东、东盟等市场;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组织福汉木业、俄罗斯恒达等开展新型易货贸易试点,支持长江国贸搭建易货贸易平台,培育外贸新动能。
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发展动能。
“严禁直播交易中发布虚假广告;严禁直播交易中哄抬价格;严禁直播交易中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产品……”
4月15日,正值明前茶上市期,英山县公安局民警在英山九昇茶业有限公司内,发放茶企“直播带货”提示函。
据介绍,今年1月,英山九昇茶业有限公司被设立为省级联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民警与工作站成员单位走访调研全县茶企后,联合制定针对性“直播带货”提示函,指导企业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
英山警方向辖区茶企直播运营团队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图片由湖北省公安厅提供)
全省公安机关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等部门,建成100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全省基层知识产权“融站入所”已实现县域全覆盖。
“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加大知识产权密集的企业、园区等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全链条维护合法商标品牌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开展合规建设,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湖北各地公安机关组织民警辅警定期入驻,提供知识产权维权举报绿色便捷通道,及时收集并处理假冒伪劣产品信息;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警示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等。
今年以来,省工商联投诉服务平台“联企e站”功能不断优化,成为全省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三大受理平台之一。
据了解,联企e站实现“全省一张网、三级全覆盖”,以畅通企业诉求渠道为基础,目前已具备诉求反映、法律咨询、融资服务等十几项功能。今年又新增数字化转型板块,助力中小微企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改造。
截至目前,全省工商联系统对接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积极回应和处理企业诉求,诉求处理率达99.95%,受到企业广泛好评。不少企业表示:“遇到困难,登录联企e站反映,就能一键解忧。”
“将着力在‘变’字上下功夫,发挥桥梁作用,探索深化多元沟通渠道和机制,团结引导广大楚商民企积极投身支点建设。”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庄光明表示,将持续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支点作贡献。
着力纾困解难保主体、抬高底板保民生、防范风险保安全,更好稳定民心、凝聚人心,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今天参加招聘会的企业非常多,给我们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提供了很多机会,期待能够在这里找到心仪的岗位。”
4月19日,2025年“才聚荆楚·共建支点·百县进百校联万企”专场招聘暨“青春飞扬·智汇黄石行”推介活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拉开帷幕。400家企业、近9000个岗位,让在现场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龚笑颜对找到心仪岗位充满信心。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今年以来,我省相关部门加快谋划、积极部署,各地密集组织招聘、加力稳岗扩岗。湖北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共同启动2025年“才聚荆楚·共建支点·百县进百校联万企”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全省人社部门与132所高校结对,联合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荆楚就业大讲堂、高校学子访企行、求职能力提升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
“才聚荆楚·助鄂企航”武汉市2025年春风行动暨“学子聚汉”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截至目前,我省已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404场,组织企事业单位1.67万家次。人社部门后续还将分批次预告招聘活动,助力毕业生“留在湖北、创在湖北”。
创业是就业之源。为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省人社厅根据前期调查调研情况,研究制定“推进返乡创业工作十条举措”,并支持省农业农村厅起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我省今年将培塑100个“荆楚归雁项目”,每个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开展“荆楚返乡创业园”“荆楚返乡特色街区”建设,每个给予60万元资金扶持;开展创业就业双重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培训补贴;强化创业担保贷款保障力度,为个人和小微企业分别提供最高额度30万元、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目前,部分工作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
稳企业就是稳就业。为解决小额缴费工会组织人手不够、政策不明、资金周转不灵等困难,湖北省总工会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升级全省工会经费代收系统,基层工会无需申报即可“零手续费”享受政策红利,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今年以来,湖北省总工会已全额返还2024年度小额缴费工会组织工会经费,并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继续实施小额缴费工会组织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