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新时代电子游戏平台

从刷单丑闻到美股敲门14岁一亩田冲刺“农产品电商第一股”-PG电子商务中心
PG电子商务中心-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专注电子数据交换与数字商务服务
从刷单丑闻到美股敲门14岁一亩田冲刺“农产品电商第一股”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3-12 07:06:30

  曾经的农村电商创业明星一亩田再次迎来高光时刻。2025年2月17日,一亩田通过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3月7日,证监会对包括一亩田在内的7家公司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提起一亩田,消费者可能知之甚少,但一般从事农业“采+销”的公司都会对一亩田颇为熟悉。通知一经发布,迅速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认为这家公司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中国农产品电商第一股”。

  2025年已是一亩田创业的第14年,中国农产品电商正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十余年间,各路企业、资本涌入了这一赛道,广阔乡村也成了多种商业模式的试验田,但最后成功跑出来的企业屈指可数。

  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邓锦宏在参与百度乡村信息化项目时,发现了一个被主流互联网遗忘的角落:全国580万个自然村中,80%的农户无法获取跨区域市场价格信息。

  这让邓锦宏萌生了在农业领域创业的念头,带着50万元积蓄,他开发出一套比价工具,通过整合涉农官网、论坛的供需信息,再以百度联盟广告点击变现。这种模式,让一亩田成立不久后就实现了盈利。

  彼时的中国农业仍处于信息化前夜,普遍存在流通效率低,以及信息不对称、非标化严重等问题,邓锦宏的思路也是用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转折出现在2013年9月,当时邓锦宏发现后台数据显示30%流量来自手机端,就果断启动移动化转型。次年5月,一亩田就从PC端迁移到了移动端。资本市场的嗅觉同样敏锐,一亩田在2013年底迎来红杉中国1500万美元A轮融资。

  政策东风更在2014年将一亩田送上了风口。2014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这一年,一亩田又完成了2000万美元B轮融资。

  紧接着,在扶贫助农政策大背景下,从2015年起,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们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商“下乡进村”。

  面对越来越多企业进军农产品电商,手握充足的资金,一亩田也开始扩张,建立了多个周边服务部门,包括金融部、物流部等业务线。

  这让一亩田公司体量迅速膨胀。2011年创立时一亩田只有50名员工,但到了2015年7月,员工数量就超过3160人。

  最为重要的是,一亩田开始转型做农业交易平台,试图打造O2O平台交易闭环,但这也为后续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带着典型互联网公司的思路,一亩田选择先通过补贴做大规模。这一做法并不新鲜,当年正是滴滴和快的补贴烧钱最厉害的时候,互联网企业都通过地推和补贴,快速做大用户规模和GMV(交易额)。

  很快,一亩田就收获亮眼,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6日,一亩田平台累计撮合的线月初,更宣布平台日交易额突破3亿元。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运营模式,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分析,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卖产品,后者则是卖信息,这种信息如果足够准确、量足够大、又具有及时性,理论上也有一定价值,而B2B的交易闭环存在资金周转、市场拓展等问题,他们跟现有传统渠道去抢,还需要足够的创新才能做得好。

  重回正轨的一亩田依然是资本的宠儿。2018年至2022年,一亩田又完成了多轮融资,收获了易果集团、华创资本、德州财金集团投资等资本的支持。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及交易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从2015年的4.32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7万亿元,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从2015年的8.09亿吨增长至9.58亿吨。

  农产品B2B平台的困境也与批发市场类似,缺少真正的大客户,而这直接决定了一亩田的发展上限。

  十余年间,农产品电商九死一生,但探索从未停歇。2019年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提出,在“以食为天”的巨大生鲜市场中,80%在菜市场,20%在大卖场,生鲜+互联网模式才2%-5%,而这就是机会。

  提起一亩田上市前景,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裴长睿认为,农产品产业利润空间有限,平台如何实现长期利润保障涉及诸多因素。农产品批量流通市场,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敏感度不高但是价格敏感度较高,流通成本管理成本高,仅基于交易服务的佣金很难保障长效利润,需要建立多触点服务来增加平台营收和利润点。

  业务布局上看,这几年一亩田不断开启新业务,从利用互联网手段将农产品的买卖双方信息透明化出发,开始尝试用大数据辅助种植和农产品销售,并进入微生物菌剂技术研发、预制菜、冷库保鲜等领域。

  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提农产品电商。2014年提出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2016-2017年提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2019年首提、2023年再提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3年首提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2024年首提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食品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昆仑万维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PG电子如何选择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