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二、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三、2024年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四、2024年预算报表五、名词解释六、2023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说明 荆门市商务局2024年部门预算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一)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对外开放及国内外贸易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国内外贸易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
目录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二、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三、2024年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四、2024年预算报表五、名词解释六、2023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说明 荆门市商务局2024年部门预算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一)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对外开放及国内外贸易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国内外贸易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
1.贯彻执行国家、省对外开放及国内外贸易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国内外贸易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参与研究全市对外开放、国内外贸易、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流通体制改革并提出建议。
2.参与拟订全市商贸、物流和服务业规章制度,制定相关实施办法,负责全市内外贸易商品的物流管理与协调工作,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全市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加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和政策促进工作。
3.拟订全市国内贸易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市场发展,研究提出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4.承担组织实施我市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警和信息引导,按分工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按有关规定对成品油流通进行监督管理。
5.推动全市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按有关规定对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6.执行国家、省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进出口管理商品和技术目录以及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拟订和执行全市中长期进出口规划和出口商品、市场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指导全市进出口业务工作,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负责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研究和推广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种新的贸易方式,汇总编报全市年度进出口指导目标。
7.贯彻执行国家、省对外技术贸易、进出口管制以及鼓励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出口的贸易政策,推进科技兴贸战略,制定全市技术贸易管理办法,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工作。
8.牵头拟订全市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全市服务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指导我市在境内外举办的内外贸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等。
9.参与拟订我市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政策,负责全市商务系统涉及世贸组织相关事务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指导我市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法律政策,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指导协调产业安全应对工作及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工作。
10.贯彻执行国家对外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和政策,拟订并执行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和政策,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拟订我市公民出境就业管理具体实施意见,牵头开展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依法核准全市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除金融企业外),指导企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开展国际化经营,归口管理我市对外援助项目,负责管理多边、双边对我市的无偿援助及赠款,管理有关国际组织与我市经济技术合作事务。
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口岸工作的政策法规,协调有关部门推动我市口岸“大通关”建设,负责我市涉及口岸工作的协调管理,推进我市口岸通关信息化建设。
综合协调机关政务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督促落实商务厅、市委、市政府等上级机关和局领导的交办事项,督促检查局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印章管理、公文管理、文件起草、新闻发布和政务信息;承担机要、保密、档案、通讯、文印、信息、信访工作;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负责重要接待工作;负责局机关信息化建设,承担局电子政务及网站管理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安全保卫、行政事务管理及机关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
编报全市商务系统各项业务资金、专项资金计划并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局机关财务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局属单位的财会工作,组织对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监督管理局属单位国有资产工作。
负责宣传、贯彻并组织实施国家有关商务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全市重大经贸协议、合同、章程和重大争议案件的研究与协调;负责审核局规范性文件;承担全市商务系统的普法工作,负责本局法律事务工作、全市商务系统有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组织拟订全市商务发展规划;负责全市商务运行情况分析,研究商务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及商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负责本局重要材料和政策性文件的起草以及对外宣传、史料编修等工作。负责全局行政许可项目的备案、审批、转报工作;指导企业规范申报资料、材料;承担与审批工作相关的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本部门驻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运行管理工作。负责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建立药品流通行业统计制度;组织规范零售商促销行为、零售商与供应商交易行为;负责单用途卡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做好直销的监督管理工作;推进商务领域信用建设。
研究分析全市市场体系建设动态,制定全市市场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与措施;促进城市商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和社区商业建设;组织实施国家、省、市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有关流通领域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负责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监督管理品牌汽车、二手车、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特殊流通行业。
组织拟订并实施全市商贸领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承担全市商贸服务业(含餐饮业、住宿业、家庭服务业)的行业管理工作;推动流通体制改革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推进流通标准化建设;指导社区商业发展、流通领域节能降耗工作,组织指导“三绿工程”的实施,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监测分析全市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警和信息引导;承担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相关工作;承担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的有关工作;负责全市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统计工作;承担国内会展的组织策划和国内市场的组织开拓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对成品油流通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订全市新建加油站行业规划;监测成品油市场供应;负责全市拍卖行业监督管理,指导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促进政策;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完善跨部门电子商务工作协作机制,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开展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和分析;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推进网络零售和生活服务领域电子贸易;负责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建设;指导商务领域电子政务工作,组织商务领域信息化的培训与交流。
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目录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管理政策;参与拟订和执行全市进出口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全市进出口业务工作,负责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管理和开拓国际市场工作;指导全市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承担全市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编报全市进出口商品配额、关税配额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研究和推广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种新的贸易方式;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和进出口预警体系建设;指导协调我市企业参加境内外的进出口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和洽谈会等活动;指导协调境外非企业经济组织在荆设立常驻机构的管理。
负责全市商务系统涉及世贸组织相关事务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监督履行我市在进出口公平贸易和投资方面承担的义务;组织并指导我市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法律政策,建立并完善进出口公平贸易和产业安全损害预警机制;协助国家、省有关部门进行产业损害调查;指导协调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承担全市进出口企业经营资格登记备案工作;协助调查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实施的歧视性贸易政策、法律法规及其做法;协助有关部门对经营者进行反垄断审查,协调指导全市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组织实施全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发展规划及科技兴贸战略;承担全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促进、市场开拓、机电产品进口审核登记、加工贸易管理等工作;监督协调全市进口机电产品招标工作;依法监督管理两用物项进出口许可工作。承担市政府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省对外经济合作政策,参与拟订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规划和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年度计划;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市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等业务;拟订我市公民出境就业管理办法;牵头我市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审核市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除金融企业外);负责对外经济援助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联合国有关机构、友好国家及国际化民间组织对我市提供多边、双边无偿援助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
牵头拟订全市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政策;拟订全市技术贸易政策和促进服务出口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参与全市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承担全市技术进出口、服务贸易促进工作;指导、协调荆门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有关工作;负责在本市境内设立的内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口岸工作的政策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口岸工作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口岸“大通关”建设;负责我市口岸协调管理;负责推进我市口岸通关信息化建设,指导电子口岸通关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口岸物流工作。
承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人事管理、劳动工资、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局属单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负责计划生育工作。
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要求,按照“12328”工作思路,即聚焦加快推动商贸业转型发展1项核心任务,紧盯商务经济2大重要指标,健全持续扩大消费、外贸提质增效、新经济加速领跑3大工作专班机制,集中攻坚消费促进、电商发展、对外贸易、服务民生、作风建设等28项重点工作,全力争先进位,在荆门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进出口同比增长9%,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2%,新增限上主体400家以上。
(一)聚焦扩大消费这个核心,激发新活力。一是持续活跃消费氛围。持续投放本地消费券,举办年货节、汽车展交会、金龙泉啤酒节等系列促销活动100场次以上,推动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二是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建设漳河广场、世贸中心等新的消费“打卡地”,试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以上。支持园博园、莫愁村发展夜间消费活动,点亮城市“夜经济”;引进培育24小时便利店、自动售货机,半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三是提升服务消费水平,扩大优质商品供给。打响“寻味荆门”品牌,持续开展美食文化活动,推广“蟠龙宴”“豆腐宴”等荆味楚菜,提升市场“烟火气”。支持本地老字号品牌推陈出新,持续引入新茶饮、买手店、露营风市集、潮流运动等国潮新品牌20个以上。推动海逸酒店、小乐仙、强记、矮子馅饼发展连锁经营,推进“一壶油”进商超,支持百货店、大型超市、特色商业街等设立绿色食品、进口商品、特色商品销售专区。三是实施限上主体培育,健全县域流通体系。加大“近限”主体培育力度,定期开展商贸流通市场主体“扫园扫街扫楼”活动,细分行业类别建立月度、年度入库企业培育库700家以上。支持沙洋县、东宝区争创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全年改造建设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10个、乡镇集贸市场6个、村级便民店171个、快递进村站点200个。
(二)紧盯电商发展这个关键,培育新动能。一是加快电商园区提档升级。推动华中农博汇、漳河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沙洋十里风干鸡电商产业园、屈家岭农耕文化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导京山数字经济科教城、京东(钟祥)数字经济产业园、漳河共道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明确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支持金瑞物流园、浩儒电商产业园等申报国家级、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培育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园区2个,10亿元以上3个。二是推进直播经济创新发展。支持荆门市电商场景拍摄基地二期和市级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项目建设,吸引优质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入驻,打造“一站式”直播服务平台,发展带货主播及网络营销师100名以上。三是擦亮本土电商品牌。突破性发展“一只鸡”产业,打造“荆门风干鸡”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年网络销售过10亿元单品3个,亿元以上10个。四是举办数字消费节庆活动。组织电商企业参全国网络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电商直播节等网络节庆活动,举办“6·18”“双11”网络促销、荆门市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线上线下联动促消费活动,积极倡导品质消费和品牌消费。
(三)把握对外开放这个重点,构筑新高地。一是强化外贸主体培育。持续开展“破零攻坚”“外贸回流”工程,全年新增开口企业30家、倍增企业40家、进出口过亿元企业达到35家。二是助企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全年组织100家次以上外贸企业赴境内外参加国际高精尖展会,新增订单2亿美元以上。三是打造区域发展优势。打造“一主四副”外贸产业链发展体系,全年30家以上企业通过现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贸易,力争进出口实现1亿元以上增量,全年新建出口品牌店和海外仓10家以上。四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格林美、京山轻机、新洋丰等优势企业,在新能源、新基建领域抢先布局跨境产业链,承包“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工程,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承包工程总额10亿元以上,外派劳务人员300人次以上。五是提升保税园区发展能级。做优做强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关结汇、仓储保税、出口退税等服务功能,全年引进5家以上入园企业,保税仓库面积常态化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上,一线%以上。六是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新开通荆门至广西钦州港等1-2条国际新通道,推动外贸企业降本增效。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每月发送4趟次以上。
(四)筑牢为民助企这个桥梁,展现新作为。一是开展调研帮扶活动。建立100家重点限上企业、20家重点进出口企业经营情况“正负面”清单,针对性制定更具实效性、精准性的“政策包”,加快兑现促消费、外经贸系列政策省、市、县三级补贴资金。二是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年全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加强重要时段、节假日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开展餐饮企业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商贸(成品油)领域安全及消防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加强油气回收监管,持续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推广成品油综合监管云平台系统建设,完成2024年度限塑目标。四是规范行业运行管理。加大对成品油、洗染、拍卖、家政等行业监管力度,开展报废机动车、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节假日市场供应和消费情况动态监测、实时调控。
本次纳入2024年度部门预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有3个:行政单位1个(市商务局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1个(荆门市贸促会),全额事业单位1个(荆门市贸易发展服务中心)。
市商务局机关是全额预算的独立核PG电子手机版算单位。在职实有人数27人,其中行政人员25人,全额工勤人员2人。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65人。
市贸促会是独立核算的参公事业单位。实有人数5人,其中参公管理事业人员4人,退休人员1人。
市贸发中心是独立核算的全额事业单位。实有人数4人,其中公益一类事业人员4人。
2024年市商务局财政预算收入总额8101.9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832.9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拨款186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400万元。与2023年财政预算收入总额8905.02万元相比,减少了803.05万元。
2024年市商务局预算支出总额8101.9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97.97万元,占本年支出的14.79%;项目支出6904万元,占本年支出的85.21%。2024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0万元,为市级预算项目2024年市场改造升级经费项目400万元。
2024年部门预算总收入支出8101.97万元,与2023年预算总收入支出8905.02万元相比总额减少了803.05万元。增减变化原因:2024年市级专项资金预算较上年7729万元相比减少了825万元。减少主要原因:一是新增了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869万元。二是常年性项目支持外贸产业发展项目预算资金减少了500万元;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经费项目预算资金减少了600万元;市级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减少了100万元。三是调减了其他运转类经费预算,并取消了专业市场退城进园(区)项目预算900万元、净增限上商贸企业资金预算72万元。
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金额28.0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商务)接待费3.4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0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18万元。
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金额28.02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0.6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12.4万元,公务(商务)接待费减少3.5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2.93万元,2024年增加了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18万元。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减少的原因:一是严格执行接待费支出的范围和标准,厉行节约,规范接待;二是由于从严控制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用,运行维护成本较上年有所下降。三是由于近两年我局未安排因公出国(境)活动,2024年因公出国(境)费财政未作预算安排。
2024年市商务局机关运行经费预算金额114.67万元,其中:市商务局机关97.97万元;荆门市贸促会10.83万元;荆门市贸发中心5.8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单位办公、水电、差旅、维修(护)、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接待、会议、劳务、工会等运行经费。
2024年市商务局政府采购预算金额2万元,其中:货物类2万元,无服务类。货物类采购预算主要用于单位采购办公设备、办公家俱及办公耗材。
截止2023年底,市商务局系统固定资产总额351.01万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面积2993.98平方米,价值133.68万元;车辆2台,价值38.93万元;通用设备71.83万元;专用设备15.31万元;家具、用具装具等30.7万元。无形资产类信息数据60.55万元。
2024年,市级财政安排市商务局专项资金6904万元,主要包括:支持外贸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000万元、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政策措施兑现300万元、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优惠政策兑现1230万元、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工作经费490万元、市级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市场升级改造项目400万元、猪肉储备补贴资金188万元、内贸流通统计监测工作经费9万元、各类专业展会经费72万元、荆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项目44万PG电子手机版元、荆门海关运营工作经费432万元、消费快速反弹复苏年政策资金300万元、商务工作综合经费5万元、市委市政府重大商务活动经费65万元。根据市财政关于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我局对所有项目都编制了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并对支出进行了细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资金管理,确保顺利实现各项绩效评价目标。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类)商业流通事务(款):指用于内贸发展服务方面的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用于住房改革方面的支出。
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