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回看过去这一年,南京建邺区紧扣“两建成一首发”的目标定位,以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长三角产业版图上勾勒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小米集团华东总部正式开园,南京阿里中心首期竣备地块中的写字楼投入使用……这里既孕育着低空经济的创新场景;也见证着全市首单公募REITs的资本跃动。
“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强做大做优金融和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去年12月,市委书记周红波履新之后在建邺区的首次调研,为城区未来发展定调。
2024是向“新”而行的一年。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建邺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向“新”而行的发展命题,建邺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4年建邺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1亿元,总量全市第三;名列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41位。
去年12月10日,市委书记周红波履新之后在建邺区的首次调研,强调了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强做大做优金融和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
近年来,建邺区主导产业实现由房地产业向“金融+数字经济”的转型,金融与数字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
全省第二单、全市首单产业园区公募REITs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江苏法巴金租正式开业,引进泰康养老、华金证券等持牌金融机构8家……一批批重大金融创新成果落地、优质金融机构加速集聚,展现出建邺区作为科创金融新高地的强劲发展动能。
2024年,建邺区预计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速10.1%,总量蝉联全市第一,“金融强核”能级不断跃升。
数字金融不仅是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更是通过技术赋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抢抓“数字经济”赛道,建邺区经济布局更加明晰。全年预计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610亿元、增速6%。去年,建邺区成功吸引百川智能、省医保数据赋能实验室等高能级项目落地,牵头成立长三角数据要素产业联盟,并引入华为(长三角)盘古大模型行业应用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持续强化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今年初,建邺还提出将集全区之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塑造建邺产业发展的第三条增长曲线,构建“金融+AI”双轮驱动产业格局。
金数并重,建邺区走出了一条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融升级的创新之路,其核心在于将金融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
当前,建邺区已形成“金融+数字经济”的主导产业、“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的主要业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建邺区已形成了良性循环。
企业总部优势对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通过集聚高端要素与创新资源,驱动技术研发与模式革新,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核心动能。
在面积仅为8.32平方公里的建邺高新区,集聚着建邺95%以上的市级总部企业以及8万名高端人才,成为了建邺乃至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人才高地。阿里、小米、滴滴等龙头企业纷纷在此设立区域总部。
“发挥阿里、小米、恒生电子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塑造科技创新生态。”道出了建邺区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去年,建邺区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9561户,新增注册亿元以上企业49家、主城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全市第二,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主城第二。
落地金鹰WeWork科创孵化器、南京卓灿孵化器等科创载体5处;强化科创基金赋能,累计参投子基金8个、直投项目23个,总规模超18亿元;累计发布应用场景440个、总投资额超65亿元;助力获得科技贷款21.5亿元,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6亿元……创新生态的加速优化正驱动着建邺科技创新范式的深层次变革。
在前不久的建邺区“新春第一会”上,区委书记姜宸一句“要树立二次创业的心态”表明了建邺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今年的南京市建邺区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建邺区首次公布了在河西中央科创区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到2027年,力争带动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新增各类产业人才超10万人,将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最具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承载中心、最具吸引力的“三生融合”城市客厅。
城市的创新力归根结底要看能不能留住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因此,营造良好的生态至关重要。作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地,建邺区瞄准“数据要素X”“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拿出“真金白银”、亮出真情实意,将为来到建邺发展的科创企业,免费提供超3万平方米场所、2000个工位的模型开发社区和“数商”孵化基地,发放3000万元“模数券”,提供2000人次适岗培训、开发超1000个见习岗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充分夯实区域产业根基。
当前,建邺被赋予“抢占新领域新赛道的首发区”的全新定位,围绕“首”字布局低空经济、跨境电商等七个先发赛道,不断开拓“首发场景”,持续探索首创机制,一批批新模式、新技术在建邺首创、首发。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在建邺区的低空经济领域,这种新型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与组合,正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建邺区不断创新“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选址生态科技岛也是基于专业考量,用于建设综合试飞基地和飞行营地,打造飞手培训、低空文旅等特色场景。
从选址到南京首条无人机PG电子资源分享商业化运输航线的开通,再到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项目正式落地,江心洲作为主城唯一全域适飞区域,为无人机试飞、训练和演示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空域环境。
拥抱跨境电商“新蓝海”,抢抓“风口”,建邺更是把“布局跨境电商赛道,打造省级跨境电商生态示范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建邺区外贸形势稳中向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幅达到22%,外贸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提升。
企业组团出海、外资项目落地的背后,正是建邺持续壮大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应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新形势,多措并举稳定外资外贸。
建邺区作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区已聚集超百家跨境电商生态链企业。位于建邺区的长三角(南京)跨境电商产业园与上海跨境企业服务中心携手,设立了国内首个跨区域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协同中心,实现了异地通关便利化、数据归集以及多维度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创新服务。
当“二次创业”的号角再次吹响,紧扣“两建成一首发”目标定位的建邺还将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发展故事。
是惬意,是遵义!遵义文旅宣传片上线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