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新时代电子游戏平台

出口恢复正增长 进口额小幅下降2024年我国医药外贸企稳向好-PG电子商务中心
PG电子商务中心-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专注电子数据交换与数字商务服务
出口恢复正增长 进口额小幅下降2024年我国医药外贸企稳向好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04 18:02:36

  

出口恢复正增长 进口额小幅下降2024年我国医药外贸企稳向好

  据海关统计数据(下同),2024年我国全年医药产品进出口额为1993.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额1079.6亿美元,同比增长5.9%;进口额914.1亿美元,同比下降2%。贸易顺差165.5亿美元。

  经历了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出口额下降后,2024年我国医药出口企稳回升,恢复正增长,进口额小幅下降,保持稳定态势。

  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渐消散,海外客户积压库存逐步消化,2024年,我国医药出口情况恢复向好,1月份即实现出口额2.8%的同比增长,10月份同比增幅达到18.3%,为年度最高。

  从出口量价看,2024年医药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12.7%,而出口单价同比下降6.1%。几大类主要出口产品价格比202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原料药出口量增长19.4%,单价下跌12%;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量增长14.3%,单价下跌6.9%;保健康复用品出口量增长18.6%,单价下跌12%;西药制剂出口量增长16.9%,单价下跌5.8%;医用敷料出口量增长15.3%,单价下跌12.6%。总体呈现“量增价减、以价换量”态势,出口额增长的恢复更多是由出口量的增长所贡献,体现出海外市场虽然需求回暖,但竞争更趋激烈。尤其是2024年上半年价格降幅更为严重,下半年部分产品价格触底反弹,降幅不断收窄。

  分析重点产品出口情况,2024年,按照出口额计算,西药类产品占比50%,医疗器械类产品占比45.1%,中药类产品占比4.9%。原料药、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复用品、西药制剂为前五大类出口商品,出口额分别占比39.8%、20.6%、9.7%、9.1%、6.4%,五类商品合计出口额占比85.6%,比例进一步提升。

  2024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52.8亿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占比56.9%,出口额30.1亿美元,同比下降7.7%,出口量增长21.3%,单价同比下跌23.9%;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占比22.7%,出口额同比下降9.1%,出口量有所下降、价格较为平稳;中成药、保健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6.9%、21%,主要由价格上涨所带动,两者出口单价同比分别上涨11.6%、25.4%。

  其中,原料药出口PG电子中奖秘籍额42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出口量1491.2万吨,同比增长19.4%。原料药全球供需关系逐渐改善,出口呈现回暖趋势,但存在“量增价减、以价换量”问题。原料药全年出口单价同比下跌12%,大宗产品如抗生素类、激素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其他抗感染类原料药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量价齐升,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25.4%。

  西药制剂出口额6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激素类、维生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抗感染类药品出口额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激素类药品出口额14.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4.5%。

  生化药出口额40.17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占比最高的肝素及其盐出口额6.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1.7%,出口量同比增长24.8%,单价同比下跌45.3%,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触底反弹空间较大;人用疫苗恢复增长,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额4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222.6亿美元,占比45.7%,同比增长6.9%。诊断检测试剂表现优异,出口额同比增长13.7%。一次性耗材出口额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出口量同比增长9.9%,单价同比上涨3.6%,实现量价齐升。保健康复用品出口额98.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单价同比下降12%,主要因该类占比48%的按摩器具单价同比下降3.4%。医用敷料出口额同比微增0.8%,国际市场需求恢复,受市场激烈竞争影响,单价同比下降12.6%。

  2024年,我国医药产品进口情况保持相对平稳,同比微降2%。中药类产品进口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7.4%,占比3.4%;西药类产品进口额525亿美元,同比下降0.6%,占比57.4%;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口额358亿美元,同比下降4.7%,占比39.2%。分类来看,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西药制剂、生化药、原料药、一次性耗材为前五大类进口产品,分别占比30.7%、25.0%、20.6%、11.8%、4.4%,五类产品合计占比92.5%。占比较大的西药制剂、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进口额同比降幅相对较大,分别为7%、6.1%;而原料药、中药类产品、保健康复用品、生化药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7.9%、7.4%、6.2%、3.3%。

  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口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大都被外资占据,随着国产品牌在研发创新上不断实现突破,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加之国产替代及集采利好政策的持续推进,部分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国内医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43%。与之相应的,医疗器械进口额近3年连续下滑,2022、2023、2024年进口额分别同比下降9.1%、0.8%、4.7%。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口将以检测试剂、高值耗材、高端医学装备及PG电子中奖秘籍其关键零部件等为主。

  药品进口方面,随着国内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促进外商投资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加之跨国企业为深耕中国市场从欧美地区进口生产原研制剂所需的原料药,高端原料药、生物制品的进口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我国药品集采工作的推进,及跨国企业陆续将已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我国境内生产,2024年我国西药制剂进口额有所下降;为丰富我国中药材来源,2024年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中药材进口政策,将促进紧缺中药材的进口。

  2024年,我国医药产品前三大贸易伙伴保持不变,分别为欧盟(含英国)、美国、东盟,贸易总额分别为716.4亿美元、341亿美元、16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4.1%、4.2%,三者合计占比61.5%。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598.9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占比29.59%。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贸易额373.2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对欧盟(含英国):出口额242.9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进口额473.5亿美元,同比下降0.6%。

  对美国:出口额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进口额150.6亿美元,同比下降4.3%。

  对东盟:出口额119.1亿美元,同比增长5.7%;进口额4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444.7亿美元,同比增长7.7%;进口额15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出口额237.5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口额1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作者: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于盟)